本文为您提供 “数据防泄密的七种方法” 相关的内容,其中有: “如何防止数据泄露?数据防泄密的七种方法,赶紧Get吧! ”, 等内容。。文章摘要:
1、如何防止数据泄露?数据防泄密的七种方法,赶紧Get吧!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企业犹如航行在数据海洋中的巨轮,数据既是驱动前行的动力,也是需要悉心守护的宝藏。
然而数据泄露的风险就像潜藏在暗处的冰山,随时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导致声誉受损、客户流失、经济损失惨重等一系列后果。
为了让企业能在安全的航道上稳步前行,有效防止数据泄露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课题。
在此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七大数据防泄密方法,助力企业筑牢数据安全的防线,守护好自身的核心资产。
方法一、部署洞察眼 MIT 系统
文件加密功能:能够对企业内各类重要文件进行透明加密,无论是文档、表格、演示文稿,还是设计图纸等,在授权环境内正常使用不受影响,一旦脱离授权环境则无法打开,从根源上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后随意查看。
行为审计功能:详细记录员工对文件的操作行为,包括打开、编辑、复制、删除以及外发等,通过精准的审计追踪,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操作,排查潜在的数据泄密风险。
权限管控功能:可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设置差异化的文件访问权限,比如有的员工只有查看权限,有的员工具备修改权限,严格限制数据的传播范围和使用方式,避免越权访问导致的数据泄密。
外发管控功能:当员工需要将文件外发给合作伙伴等外部人员时,可对文件进行审批式外发,设置外发文件的打开次数、有效期限、是否可打印等限制条件,确保外发文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敏感内容识别:运用深度敏感内容分析与智能缓存技术,对数据进行识别与分类,针对高价值数据实施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方法二、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
依据员工的岗位职能和工作需求,为其设定精确的访问权限。只给予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最低权限,比如销售部门员工只需访问客户联系信息等相关数据,无权查看财务敏感数据。同时,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机制,除了常规的用户名和密码外,增加如指纹识别、动态验证码等额外验证因素,增强账户的安全性,防止因账号被盗用而出现数据被非法访问和泄露的情况。
方法三、做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对企业内的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按照重要性、敏感性等因素进行分类分级,例如将客户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信息列为高度敏感数据,而一般性的宣传资料等归为普通数据。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高度敏感数据采用高强度的加密、严格的访问限制等措施,普通数据则实施常规的防护手段,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投入资源,提高数据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方法四、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构建完善的防火墙体系,阻止外部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过滤掉恶意流量和潜在的网络攻击。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工具,确保它们能及时识别和抵御最新的网络威胁,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同时,对企业网络进行定期的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安全漏洞,不给数据泄露留下可乘之机。
方法五、管控移动设备和外部存储设备
如今,移动设备在办公场景中使用频繁,要对员工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设置设备锁屏密码,并限制其对企业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对于外部存储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等,可设置使用白名单,仅允许经过授权的设备接入企业电脑,并且对设备上的数据读写操作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数据通过这些设备被非法拷贝带出企业。
方法六、进行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
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审计工作,通过专业的审计工具和系统,全面审查企业内的数据访问、操作等活动,查看是否存在异常行为或违反安全政策的情况。实时监控数据的流向、使用情况,对频繁访问敏感数据、大量下载数据等异常操作及时发出警报,以便企业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将数据泄露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方法七、加强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培训
员工往往是数据安全防线中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所以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意识培训必不可少。通过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数据泄露的危害、常见的泄密途径以及自身在数据保护中的责任。例如,教导员工如何识别钓鱼邮件,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可疑附件;提醒员工妥善保管个人账号密码,不随意透露给他人等,从思想层面让员工重视数据安全,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减少因人为疏忽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