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您提供 “轻松进行上网行为审计” 相关的内容,其中有: “上网行为审计措施有哪些?掌握七招上网行为审计措施,轻松进行上”, 等内容。。文章摘要:
1、上网行为审计措施有哪些?掌握七招上网行为审计措施,轻松进行上
员工的上网行为若缺乏有效管理,可能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信息泄露等诸多问题。
因此如何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审计,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合理的上网行为审计,不仅能够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企业的信息安全筑牢防线。

接下来就为大家精选出七种员工上网行为审计妙招,让企业能够轻松实现对员工上网行为的有效管理,即刻就能使用起来。
一、部署洞察眼 MIT 系统
全面行为记录:它能够详细记录员工在网络上的各类行为,涵盖网页浏览历史,包括访问的网址、浏览时长以及具体的页面内容等信息,让管理者清楚知晓员工都访问了哪些网站,是否存在访问与工作无关或存在安全风险的网站情况。

网站访问审计:支持对 Chrome、IE 等全系列浏览器的网站访问行为进行监控与拦截。能够详细记录员工访问的网址、访问时间、停留时长等信息,方便管理者了解员工的网站访问轨迹,判断其是否访问与工作无关或存在安全风险的网站,确保网站访问安全合规。

应用程序使用监控:记录员工使用的各类应用程序,掌握其启动、关闭时间以及使用频率,分析是否存在上班时间过度使用非工作相关软件的现象,帮助企业合理管控员工的软件使用,提升工作效率。

即时通讯监控:对于像微信、QQ、钉钉等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可监控聊天内容、文件传输情况等,防止员工通过这些渠道泄露企业机密或者传播不当信息,确保内部沟通交流符合企业规定。

电子邮件审计:能对用户使用 Foxmail、Outlook 以及 Web 方式收发邮件的行为进行过滤和监管。会记录邮件的发送时间、收件人、发件人、邮件主题、正文内容以及附件信息等。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置规则,对包含敏感信息或特定关键词的邮件进行拦截、审查,避免机密信息通过邮件被泄露。

网络流量审计: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整体以及各用户、各应用程序产生的网络流量情况,并通过直观的图表、数据展示流量的大小、流向、变化趋势等信息。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网络负载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网络拥堵、异常流量等问题,以便合理调配网络资源。

二、利用操作系统自带功能
事件查看器:Windows 系统中的事件查看器可以记录部分网络相关活动,比如网络连接的建立、断开等基础信息,虽然相对有限,但能为初步排查一些简单的上网行为问题提供参考线索。
组策略编辑器:通过组策略,企业管理者可以设置一些基本的网络访问限制,例如禁止访问特定的网址类别,或者限制某些应用程序的网络访问权限,从一定程度上规范员工的上网行为。
三、借助网络设备审计功能
访问控制列表(ACL):在路由器上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能够根据源 IP、目的 IP、端口号等条件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限制,明确哪些网络访问是被允许的,哪些是禁止的,从而控制员工可访问的网络范围。
流量监控与分析:多数企业级路由器和防火墙具备流量监控功能,可查看各员工电脑的网络流量情况,包括上下行流量大小、流量高峰时段等,通过分析流量数据,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的网络活动,比如某个员工占用大量带宽进行非工作相关的下载等行为。

四、查看邮件服务器日志
邮件收发记录:邮件服务器的日志会详细记录员工的邮件收发情况,包括发件人、收件人、邮件主题、发送时间以及是否包含附件等信息,通过查看这些日志,能审计员工是否通过邮件传递了敏感信息或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邮件往来。
附件审计:对于邮件中的附件,可进一步查看其类型、大小等,确认是否存在违规外发企业重要文件等情况,保障企业邮件通信的安全合规。
五、实施网络代理服务器审计
访问代理记录:代理服务器会记录员工通过它访问外部网络的所有请求信息,比如访问的网址、请求时间等,借助这些记录,可以追溯员工的上网轨迹,了解其具体的网络访问行为。
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在代理服务器上设置用户认证机制,要求员工使用账号密码登录后才能访问网络,并且根据不同岗位、部门赋予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实现精细化的上网行为管理。

六、设置内部网络监控岗位或团队
实时巡查:安排专门的人员或团队负责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实时巡查,通过查看网络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监控屏幕等方式,及时发现员工的异常上网行为,如长时间浏览娱乐网站等,并当场进行提醒和纠正,起到及时监督的作用。
问题反馈与改进:监控岗位人员将发现的上网行为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共同商讨改进措施,不断优化企业的上网行为管理策略,提升整体管理效果。
七、开展定期网络安全培训与制度宣贯
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向员工讲解企业的上网行为规范和相关制度,让员工清楚了解哪些上网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禁止的,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违规上网行为的发生。
违规案例分享:收集并分享一些企业内部或者其他企业因员工上网行为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泄密案例等,让员工直观认识到不当上网行为的严重性,增强自我约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