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眼 公告 洞察眼MIT系统 2025 年五一优惠及假期服务公告 查看详情
首页 > 动态中心 > 技术文章  >  正文

《个人信息保护法》即将施行,洞察眼MIT系统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2023-07-18 00:00:00

文章摘要:高度信息化给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之而来的却是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被频繁泄露,今后这种侵害用户权限的行为要受到制约了。2021年11月1日,我国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将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监管与治理。《个人信息保护法》信息保护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了全面的、体系化

高度信息化给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之而来的却是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被频繁泄露,今后这种侵害用户权限的行为要受到制约了。2021年11月1日,我国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将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监管与治理。

《个人信息保护法》信息保护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了全面的、体系化的法律依据,并全面规定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以及法律责任。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对于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专门的处理规则,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个人信息权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平台机构,不仅要保证个人信息处理的合规,还有全面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能力,履行信息保护义务。

信息处理者的信息保护义务

第五十一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

(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

(四)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相比已经施行的安全法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更大。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轻者由相关部门责令整改警告,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相关负责人也要承当相应的处罚。

洞察眼MIT系统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是机构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机构企业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要确保其存储、流转、使用、外传等全流程得到严密的管理保护,防止个人信息遭泄露、篡改、丢失。

此次施行的《个人信息安全法》,对企业保护个人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机构企业需要全面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能力,履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义务。洞察眼MIT系统作为终端安全管理的先行者,可以为机构企业提供完善的终端安全管理,帮助构建健全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全面提高信息保护能力。

洞察眼MIT系统所推出的文档加密系统、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敏感内容识别系统、安全桌面、安全网关、准入网关、安全U盘等安全产品,已经覆盖文档加密、文档权限管理、分类分级管理、水印与文档追溯、服务器数据保护、文档备份、敏感内容识别、日志审计、终端行为管控、准入管控、资产运维管理等全部终端管控。

洞察眼MIT系统的安全管理可以对数据信息存储、使用以及对外流转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管控,帮助企业对不同类别的数据信息实行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满足移动办公、离线办公、远程办公等各种办公应用场景的信息安全管理需求,完善的审计机制以及文档备份管理,可以更好保证重要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

今年《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先后落地,数据安全的监管更严格,机构企业需要落实安全法规的信息保护义务才能避免更多法律风险,洞察眼MIT系统也将全力助力机构企业完善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帮助机构企业构建符合安全法规要求的信息保护体系。

上一篇 : 数据防泄密科普:民用雷达企业的信息防泄露和文档加密
  • 相关推荐
  • 网站版权声明

    我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维护网站内容的版权。当您访问、浏览或使用本网站,即表明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以下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和法规。一、版权归属图标: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图标,包括但不限于导航图标、功能图标、标识性图标等,无论其形式是矢量图、位图或其...

    2025-04-27 10:18:08
  • 终端防泄漏是什么?数据防泄漏有那些方法?

    《周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企业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保障企业核心信息的安全,终端数据防泄密系统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或个人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数据,等待合适的时机使用,避免泄露。一、什么是终端数据防泄密系统?终端数据防泄密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保护企业或组织敏感信息,防止数据未经授权的泄露、盗窃或滥...

  • 信息网络安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左传》中的“安不忘危”中有提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强调在安定时期也要想到可能的危险,做好准备,才能避免未来的祸患。当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互联网领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犯罪、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等时有发生,网络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

  • 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险政策标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保险产品服务创新等5方面共10条具体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增强。网络安全保险作为承保网络安全风险的新险种、网络安...

    2023-09-01 00:00:00
  •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正式发布,安全防护提出这些要求

      11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京联合召开《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 39204-2023)标准发布宣贯会。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标准体系的构建基础,该标准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 &emsp...

    2023-09-01 00:00:00
  • 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守护网络安全:国务院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立法计划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了《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这一计划涵盖了多个重要领域,旨在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并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文化自信自强。其中,制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成为突出亮点。此次计划强调国务院各部门对立...

    2023-09-01 00:00:00
  • 设计图纸防泄密(《防泄密设计图纸安全指南》)

    摘要:《防泄密设计图纸安全指南》是一本重要的指南,针对图纸安全问题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本文将结合“洞察眼MIT系统”的上网行为管理、电脑监控、聊天监控、数据防泄密等功能,为您介绍一些关于防泄密设计图纸安全的科普知识。小标题1:图纸安全的重要性1、图纸是重要的企业资产,包含了设计师的智慧和努力,任何泄密都可能对企业带来...

    2023-08-25 00:00:00
  • 监控电脑微信聊天记录软件是真的吗(《电脑微信聊天监控行为真相揭露,你是否真的安全?》)

    摘要:在电脑微信聊天监控行为真相揭露中,我们应该关注我们的隐私和安全。尽管有一些产品可以监控和管理网络行为,但我们也应该了解电脑微信聊天监控的一些真相,以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微信聊天监控的现状1、微信作为中国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吸引了数十亿用户。由于其广泛的使用,微信聊天监控再升级为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2、微信...

    2023-08-25 00:00:00
  • 电脑端微信聊天监控软件(《电脑端微信监控软件:隐私保护与安全监管!》)

    摘要:电脑端微信监控软件是一种能够帮助用户保护隐私和监管安全的工具。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种软件的功能和应用。隐私保护1、电脑端微信监控软件可以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通过洞察眼MIT系统,实现对上网内容的管理。这不仅可以帮助用户过滤危险和不良内容,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对于企业来说,电脑端微信监控软件可以进行电脑监...

    2023-08-25 00:00:00
  • 人为疏忽是对数据安全的最大威胁

    《2022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勒索软件在 2022 年同比增长 13%,增幅超过过去五年的总和,报告还发现,61%的数据泄露与凭证数据有关,今年与往年一样,85% 的违规行为与人为因素有关,人为疏忽仍然是对数据安全的最大威胁。一些“别有用心”的员工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滥用自身有权访问的数据。这种滥用将直接威胁到企业...

    2023-07-19 00:00:00

大家都在搜的词:

微信扫一扫联系售前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