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局域网作为企业数据流转与办公协作的核心枢纽,其稳定与安全直接关乎业务运转。然而,设备违规接入、敏感数据外泄等隐患常暗藏其中,稍不留意便可能引发风险。“工欲善其事
局域网作为企业数据流转与办公协作的核心枢纽,其稳定与安全直接关乎业务运转。
然而,设备违规接入、敏感数据外泄等隐患常暗藏其中,稍不留意便可能引发风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的监控手段是守护局域网的关键。
2025 年,局域网监控技术持续迭代,为不同场景提供了多元方案。本文整理 5 种实用方法,从系统部署到规则设置,助你全方位掌控局域网动态,筑牢安全防线。

一、部署洞察眼 MIT 系统
洞察眼 MIT 系统是局域网监控的得力助手,凭借丰富功能满足多场景监控需求。
屏幕监控:实时高清查看远程电脑屏幕,支持单屏聚焦与多屏切换;屏幕画面全程录像记录,快照定格关键画面。

网络浏览记录:详细记录网络浏览历史,包括访问网址、浏览时间及时长等信息。管理者可通过日志分析员工上网行为,制定上网策略。

应用程序监控:精准记录电脑上各应用程序的启动次数与使用时长等,并自动生成软件使用报告。

远程操作与管理:支持管理者远程对局域网内的电脑进行操作,如远程关机、重启、发送消息等,当员工遇到技术问题时,管理员可远程协助解决,提高问题处理效率。

邮件监控:全面记录邮件的收发情况,邮件的收件人、发件人、邮件内容、附件内容等,防止重要文件通过邮件泄露。

该系统适用于各类企业,尤其是员工数量较多、设备分布较广的企业,能帮助管理者高效掌控局域网情况,保障网络稳定运行。
二、采用网络访问控制(NAC)技术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如同局域网的 “守门人”,严格把控设备接入权限。
设备接入严格认证:对试图接入局域网的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只有通过认证的合法设备才能接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如陌生手机、电脑等接入网络,避免安全隐患。
动态权限分配:根据设备类型、用户身份等因素,为接入设备分配相应的网络访问权限。例如,普通员工电脑只能访问工作所需的特定服务器和资源,而管理员设备可获得更高权限,保障网络资源安全。
此技术适用于对网络安全要求较高的企业,如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能从源头控制网络接入,提升局域网安全性。

三、运用终端安全管理软件
终端安全管理软件专注于对局域网内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与监控。
漏洞补丁管理:自动扫描终端设备存在的系统漏洞和软件漏洞,并及时推送补丁进行修复,减少因漏洞被利用而导致的网络安全事件,如病毒入侵、数据泄露等。
移动存储设备管控:可对 U 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进行管控,支持禁止使用、只读、读写等多种模式设置,防止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拷贝企业敏感数据。
它适合所有注重终端设备安全的企业,能全面提升终端设备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局域网终端安全。
四、搭建日志审计系统
日志审计系统是局域网的 “记录员”,全面记录网络行为日志并进行分析。
日志全面收集:收集局域网内设备的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网络设备日志等各类日志信息,涵盖设备登录、文件操作、网络连接等多种行为,为后续审计提供完整数据。
日志分析与预警:对收集到的日志进行智能化分析,识别异常行为,如多次登录失败、频繁访问敏感文件等,并及时发出预警,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该系统适用于需要进行合规审计的企业,如医疗机构、上市公司等,能满足行业监管对日志记录和审计的要求,同时为网络安全事件追溯提供依据。

五、设置防火墙规则进行监控
防火墙是局域网的 “防护墙”,通过设置合理规则实现对网络访问的监控与控制。
端口与协议管控:根据企业需求,对局域网内的端口和网络协议进行管控,如关闭不必要的端口,限制某些协议的使用,防止黑客通过开放端口入侵网络,减少网络攻击风险。
访问策略定制:制定详细的网络访问策略,规定哪些 IP 地址可以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哪些时间段允许访问等。例如,禁止外部 IP 地址在非工作时间访问企业内部服务器,保障服务器安全。
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需要基本网络防护和监控的企业,操作相对简单,能有效阻挡外部网络威胁,规范局域网内的网络访问行为。

编辑: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