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局域网作为企业内部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承载着大量关键的数据与业务往来。然而为了保障工作效率、维护网络安全以及防止信息泄露等问题,对局域网进行有效的监控
局域网作为企业内部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承载着大量关键的数据与业务往来。
然而为了保障工作效率、维护网络安全以及防止信息泄露等问题,对局域网进行有效的监控变得愈发重要。通过合理的监控手段,企业管理者能够清晰掌握员工的工作状态、网络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六种好用的局域网监控方法,快来一起看看并收藏吧!
方法一、部署洞察眼 MIT 系统进行监控
实时屏幕监控:管理员可远程实时查看局域网内任意电脑的屏幕画面,还能以屏幕墙形式同时展示多台终端电脑屏幕,以便了解员工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应用程序监控:能够监控电脑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记录启动、关闭时间及使用时间。帮助管理员掌握员工工作效率和应用使用情况,还可开启程序黑名单,禁止员工在办公时间运行无关程序。

网络活动监控: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上网行为,记录员工访问的网站、发送的邮件、使用的聊天工具等信息,防止敏感数据泄露。可对指定网站进行封堵,并根据关键词进行网页内容过滤。

聊天记录监控:覆盖微信、QQ、钉钉、企业微信等主流聊天软件,详细记录聊天记录、时间和对象,并可智能分析聊天内容,及时发现员工是否存在泄露公司机密、不当言论等行为。

文件操作监控:详细记录电脑上文件的创建、修改、删除、复制等操作,包括文件名、路径、大小、类型、操作时间、操作人、操作类型等。还支持对文件内容进行关键词检测和截图记录,确保重要文件安全,防止非法篡改或删除。

方法二、采用系统日志查看与分析
收集操作记录:Windows、Linux 等操作系统都会生成详细的系统日志,记录着电脑的各种活动信息,如开机时间、关机时间、应用程序的启动与关闭、用户登录登出等情况。通过定期查看这些系统日志,管理者可以大致了解员工对电脑的使用规律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操作的迹象。
安全审计依据:系统日志是进行安全审计的重要依据,当怀疑有安全问题发生时,分析日志中的相关记录,有助于排查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比如是否有非法的登录尝试,为后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三、实施端口扫描与监控
端口活动监测:利用专业的端口扫描工具(如 Nmap 等)定期对局域网内的设备端口进行扫描,了解各端口的开放情况。因为很多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都是通过特定端口进行通信的,异常的端口开放可能意味着存在安全风险,比如被黑客利用开启了非法服务等,通过监控端口活动能及时发现这类隐患。
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根据业务需求和安全策略,设置端口访问规则,限制局域网内设备对某些敏感端口的访问,同时对允许访问的端口进行流量和连接数等方面的监控,保障网络通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方法四、基于协议分析进行监控
网络协议解析:通过专业的协议分析工具(如 Wireshark 等)捕获局域网内的网络数据包,并对其进行深入解析,了解网络中各种协议的使用情况,如 HTTP、FTP、SMTP 等协议的通信内容和流向。这样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的协议交互,比如是否有数据在通过非正规协议偷偷传输,及时揪出潜在的安全漏洞。
行为模式识别:随着对网络数据包分析的积累,还可以总结出正常的网络行为模式,进而通过对比识别出异常的行为模式,例如某个设备突然频繁使用一种不常见的协议进行通信,可能意味着存在安全威胁,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方法五、运用行为分析软件
建立行为基线:这类软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并分析局域网内员工长时间的电脑操作行为数据,建立起每个人的正常行为基线,涵盖上网习惯、应用程序使用频率、文件操作模式等多个维度。
异常行为预警:一旦员工的实际行为偏离了其正常行为基线,软件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示管理者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员工突然频繁访问敏感文件、在非工作时间大量传输数据等情况,有助于提前发现并防范内部违规行为和安全风险。

方法六、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审计
全面审查评估: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还是聘请的第三方网络安全审计机构,定期对局域网进行全面的安全审计都是必不可少的。审计内容包括网络架构、设备配置、用户权限、数据存储与传输等各个方面,通过审查评估当前网络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的安全漏洞和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地方。
整改与优化建议:根据审计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优化方案,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调整不合理的网络配置和用户权限等,持续提升局域网的安全防护水平,保障企业网络的稳定、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