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员工们每天都会通过网络开展各类业务活动。但与此同时,不合理的上网行为也可能带来诸多问题,比如工作效率低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员工们每天都会通过网络开展各类业务活动。
但与此同时,不合理的上网行为也可能带来诸多问题,比如工作效率低下、信息泄露风险增加以及网络资源被滥用等。为了营造健康、高效且安全的网络办公环境,对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就为大家科普六种上网行为管理办法,帮助企业和相关管理者更好地把控网络使用情况,让网络真正成为助力工作的有力工具。
方法一、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以洞察眼 MIT 系统为例)
功能及原理:
上网行为监控:可以监控员工的网络浏览行为,详细记录访问的网站、网页标题、停留时间等信息。管理员还能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访问策略,禁止员工在工作时间访问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网站访问管理:支持设置上网策略,通过自定义网站黑白名单的方式,严格限制局域网内员工可访问的网站范围。可以禁止员工访问娱乐、购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从而让员工专注于工作。同时,还能自动拦截钓鱼网站、恶意网址等,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网络环境安全。

聊天内容监控:可实时监控员工在微信、QQ、钉钉等主流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聊天行为,完整记录聊天内容、聊天对象、聊天时间以及收发文件等情况。这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员工是否存在通过聊天工具泄露企业机密、发表不当言论等行为。

行为审计记录:会全面记录员工所有的上网行为,包括网页访问、应用使用、即时通讯、文件下载上传等操作,并形成详细且完整的审计日志。这些日志可以为后续的查询、审计提供有力依据,方便管理者在需要时追溯员工的上网行为。

流量实时监测:可以实时监控每台电脑、每个部门或整个企业网络的流量使用情况,清晰呈现上传和下载的数据流量大小、流量变化趋势等信息。管理者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快速识别出流量异常的设备,及时排查是否存在异常下载、占用过多带宽等影响网络正常使用的情况,以便合理分配网络资源,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优势:功能强大且细致,不仅可以事后追溯查看上网行为,还能在行为发生时进行实时管控,有效预防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和因上网娱乐等导致的工作效率问题。其操作界面相对友好,便于管理者进行相应的设置和查看分析数据。
适用场景:适用于各类企业、机构,尤其是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把控员工工作状态以及网络使用规范的单位,比如金融企业、科技研发公司等。
方法二、制定明确的网络使用制度
具体措施:企业应制定详细且清晰的网络使用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哪些网站是禁止访问的(如娱乐、赌博、非法下载等类型网站),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如在工作时间进行长时间的非工作相关网购、刷视频等),以及违反规定会面临的相应处罚措施等。同时,要将这些制度通过培训、内部通告等形式传达给每一位员工,确保员工清楚知晓网络使用的边界。
优势:从制度层面为上网行为管理提供依据,让员工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引导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使用氛围。
适用场景:任何需要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约束的组织都适用,它是一种基础性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管理方法。
方法三、设置网络访问权限分组
操作方式: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能、工作需求等因素,将员工划分为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组。例如,对于研发部门的员工,可能需要开放更多与技术研发相关的专业网站和工具的访问权限;而对于行政部门的员工,则限制其访问一些与工作关联性不大的高风险网站。通过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上进行相应的配置,或者利用专业的网络管理软件来实现不同权限组的访问控制。
优势:可以做到精准管理,使员工的网络访问权限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既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
适用场景:适用于组织结构较为复杂、不同部门有不同网络需求的企业,能够根据各部门特点灵活分配网络资源和权限。

方法四、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教育
培训内容及形式:定期组织网络安全与合理上网行为的培训课程,可以邀请专业的网络安全讲师或者内部的技术专家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常见的网络风险(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途径等)、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企业网络使用制度解读等方面。同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强员工对网络安全和规范上网的重视程度。
优势:从思想意识层面提升员工对上网行为管理的认知,让员工明白规范上网行为不仅关乎企业利益,也与自身息息相关,从而主动积极地配合企业的上网行为管理工作,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适用场景:所有企业和组织都应定期开展此类培训,尤其对于新入职员工较多或者网络环境变化较快的单位,更需要加强培训力度。
方法五、利用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
功能及应用:防火墙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从而实现对网络访问的控制。企业可以设置规则,禁止员工访问特定的 IP 地址段、端口号对应的网络服务等。例如,封锁一些常见的游戏服务器端口、非法文件共享端口等,以此来阻止员工进行与工作无关的网络活动。同时,防火墙还能对外部网络攻击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保障企业网络安全。
优势:是一种较为传统但有效的网络访问控制手段,能够从网络层面对访问行为进行限制,对于防范外部恶意攻击和内部不合理上网行为都有一定作用,且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
适用场景:适用于各类需要保障网络安全、限制外部不良网络连接的企业,尤其是对网络安全防护有较高要求的单位。

方法六、进行定期的网络行为审计
审计方式及内容:定期收集和分析员工的网络行为数据,包括网页浏览记录、文件下载记录、即时通讯记录等,通过专业的审计软件或者人工抽查的方式进行。查看员工是否存在违反企业网络使用制度的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总结分析网络行为的趋势,以便对后续的上网行为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优化。
优势:有助于及时发现隐藏的上网行为问题,通过持续的审计和反馈,不断完善上网行为管理机制,使管理措施更加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适用场景:各类企业都应定期开展网络行为审计工作,尤其是规模较大、网络使用频繁且复杂的企业,更需要通过审计来保障网络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