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多样化和网络环境的愈发复杂,数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泄露风险,DLP(数据防泄漏)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一旦关键数据不慎泄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
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多样化和网络环境的愈发复杂,数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泄露风险,DLP(数据防泄漏)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
一旦关键数据不慎泄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声誉损害,对个人而言也会造成隐私被侵犯等严重后果。那么该如何有效地阻止 DLP 数据防泄漏呢?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五种实用的DLP数据防泄漏方法,助力大家更好地防范数据不被泄密。
方法一、部署洞察眼 MIT 系统
数据加密:采用内核驱动层透明加密技术,对指定类型文件自动加密,加密和解密在后台自动进行,不影响员工工作。同时,外部文件进入本机后会强制自动加密,防止员工未经授权转发,确保数据在企业内部存储和流转的安全。

权限细分:可针对不同部门、岗位甚至每个用户,精确设置文件和数据的访问权限,包括读取、写入、修改、删除、打印、复制等,防止数据被越权访问。

操作日志记录:详细记录员工对文件和数据的每一次操作,包括访问时间、操作类型、文件名称、操作结果等,便于事后追溯和审计,快速定位数据异常的涉事人员和操作环节。

敏感内容识别:利用先进的内容识别技术,能够对企业大量的文件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用户可以根据进程类型、文件类型、文件大小、URL 等粒度进行管控,对高价值的数据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方法二、强化应用程序安全管控
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类业务应用程序往往涉及大量数据交互,要对这些应用程序进行严格的安全管控。确保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遵循安全开发规范,上线前经过全面的安全测试,包括代码审计、漏洞检测等。在日常使用中,及时更新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防止因应用程序自身的安全缺陷被攻击者利用来获取数据。同时,对应用程序的数据接口也要严格把关,限制不合理的数据调用和输出,保障数据在应用程序层面的安全。
方法三、运用数据丢失防护策略模板

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业务模式以及数据敏感度等因素,制定通用的数据丢失防护策略模板。这些模板涵盖了常见的数据风险场景及对应的防范措施,例如针对不同部门的数据访问限制、特定类型敏感数据的传输规则等。然后将模板分发给各部门,要求按照模板规范来执行数据管理工作,使得整个企业的数据防泄漏工作有统一的标准和可操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
方法四、对数据存储介质进行管控
除了关注电子数据存储设备外,对企业内部使用的其他数据存储介质,如光盘、磁带等也要进行严格管理。记录存储介质的采购、使用、报废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对存储有敏感数据的介质进行加密处理,并妥善存放于安全的物理环境中,如专门的存储柜且限制访问人员。在介质废弃或外借时,要确保数据已被彻底删除或妥善转移,防止因存储介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数据泄漏。
方法五、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定期邀请专业的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或者依靠企业内部专业团队,按照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流程,对企业的数据资产从存储、使用、传输等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流程审查等方式,精准找出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如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窃取数据、某些业务流程中的数据交接环节缺乏监管等,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前消除数据泄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