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公司内部的各类信息就是核心资产,关乎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信息泄密风险却如影随形,一旦机密数据被泄露,无论是客户资料、商业计划还是技术研发成果等,都可能给公司
公司内部的各类信息就是核心资产,关乎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信息泄密风险却如影随形,一旦机密数据被泄露,无论是客户资料、商业计划还是技术研发成果等,都可能给公司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比如声誉受损、经济赔偿以及失去市场竞争力等。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泄密措施刻不容缓。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5种实用的公司防泄密措施,助力企业轻松筑牢信息安全防线,防范泄密隐患。
措施一、部署洞察眼 MIT 系统
透明加密:包括透明加密和落地加密。透明加密在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传输等全生命周期中自动加密,对用户透明,不改变操作习惯;落地加密则是无论文件位于何处,只要离开安全区域或被保存到非安全区域,就会自动加密,防止设备丢失或不当使用导致的数据泄露。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支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管理员可依据员工职责和权限设置不同访问级别。还能进行细粒度的权限管理,精确控制文档的编辑、复制、打印、外发等操作,例如某些敏感文档仅限高级管理层查看,普通员工无访问权限。

外发文件控制:员工外发文件时需经过严格审批流程,系统可对要外发的文件加密处理,设置特定打开权限,如限定接收方的打开次数、阅读时长、是否允许打印或转发等,防止外发文件被非法扩散。

敏感内容识别:先进的敏感内容识别技术贯穿数据流转整个周期,支持关键字、正则表达式、文件属性、图像文字识别四类基础检测算法,以及智能的文件指纹、数据库指纹、向量机检测算法,让敏感数据识别更精确。

措施二、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对公司的各类数据进行详细分类,如客户数据、财务数据、技术研发数据等,并根据其敏感程度和重要性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制定相应的访问权限和保护措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高敏感级别的数据。
措施三、设置网络行为监控与预警

利用专业的网络监控软件,对员工的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不仅要监控员工访问的网站、收发的邮件内容,还要监测网络流量异常情况等。当发现有异常的网络行为,如大量数据传输、访问可疑网站等,及时发出预警通知管理员,以便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措施四、实施数据库加密与访问控制
对公司的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同时,设置严格的数据库访问控制策略,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通过特定的账号和密码访问数据库,并且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限制其对数据库中不同表、字段的操作权限。
措施五、建立信息安全举报机制

在公司内部建立信息安全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发现身边的泄密隐患或可疑行为时及时向公司报告。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如举报邮箱、热线电话等,并对举报人进行保密和保护,对于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全员参与信息安全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