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告: 认准官网,警惕假冒与诈骗 查看详情
首页 > 动态中心 > 技术文章  >  正文

数据怎么防泄漏?这几个防泄漏方法,你看好哪个?

2025-08-29 18:25:42

文章摘要:数据泄漏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真出事,往往是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操作里:一封邮件抄送错人、U 盘随手带出门、远程办公连了个不该连的网络……企业的研发资料、客

数据泄漏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真出事,往往是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操作里:一封邮件抄送错人、盘随手带出门、远程办公连了个不该连的网络……企业的研发资料、客户信息,甚至个人的身份证号、消费记录,落到不该落的地方。轻则项目延期、品牌挨骂,重则合规问责、诈骗找上门。与其事后挽救,不如现在把防护做好,哪怕多一道保险,夜里也睡得踏实些。

图片

下面这种办法,偏实用。是能落地、能跑起来的那种——我自己在项目里踩过的坑总结下来的

一、部署洞察眼MIT 系统

透明加密:文件在创建、编辑、保存时就被悄悄加密(常见是AES-256 这类强算法)。在授权环境里用起来跟普通文件一样;一旦离开授权范围,文件打开就是乱码。

图片

操作记录:谁在什么时候,对哪个文件做了什么动作(新建、改、删、拷、外发),全有记录。

图片

盘管控:通过驱动层管控技术,全面禁用USB 接口,或独针对盘设置访问权限。普通员工默认禁用,仅特定岗位在审批后用加密盘。临时放行给测试同事,用完自动收回权限,这个细节很重要。

图片

敏感识别与告警:

图片

内置内容识别引擎自动扫描并标记含有敏感信息的文件,如包含“机密”“合同” 等关键词的文件记过的内容被异常访问时,马上报警。我们有次晚间巡检,就靠这个揪出一台越权访问的测试机。

外发管控文件外发时,可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也可设置文件的访问权限,如只读、禁止复制、文件的打开次数、文件有效期等。

图片

二、应用终端数据防拷贝技术

文件权限设置:敏感文件设为只读不可拷贝。可一打开查看;复制粘贴、拖拽、另存为,统统被系统拦截

屏幕内容保护:截屏、录屏对着敏感窗口时自动黑屏或模糊处理,并发出。同事习惯用Win+Shift+S,试过几次,截下来的只有灰块——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但习惯之后反而更放心。

外发追踪:需要对外的文件打上追踪标识,谁打开、在哪台设备、开了几次、发给了谁,清清楚楚。发现异常传播,发个指令,文件远程失效。有次外地供应商换了台电脑,系统直接提示非授权设备,我们第一时间核实,避免了后续麻烦。

三、实施网络边界访问控制

图片

内外网访问权限划分:按部门、岗位划访内外网权限,常用外网只走企业代理,开放必要端口(80443 这类),其余全部限制。研发只看研发资源,市场只上工作必需站点,既省带宽,也少风险。

异常访问行为拦截:异地同时登录、短时间大量扫敏感资源、来自高风险地区的访问,一旦被识别到,自动断开并预警。我们遇到过凌晨的境外登录尝试,系统先停权,人再去核查,节奏稳得多。

访客网络隔离:访客用独立Wi-Fi,物理或逻辑隔离,只通外网。扫码/验证码进网,访问时间、设备、访问内容都会记录。会议室墙上那张访客Wi-Fi 二维码,看着普通,其实背后是隔离策略在托底。

四、建立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机制

标准对齐与检查:对照《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保2.0》等,做一份企业内的检查清单。按季度滚动自查,发现不符合项就拉整改单,别拖。每到季度末,合规同事拿着红黄绿的清单开会,效率意外地高。

全程留痕:数据从创建、采集、存储、使用、传输到销毁,环节环节有记录、日志不可篡改。遇到审计,能还原“谁、何时、对什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说得清,道得明。

风险预警与报告:发现超范围收集、敏感数据未按规定存储等问题,系统即时提醒;再定期出审计报告,帮助管理层做策略调整,也方便面对监管问询时有据可依。

图片

五、加强第三方数据交互安全管控

合作前尽调:看认证(比如ISO27001)、翻过往事故、问管理制度,必要时做现场访谈。我们做过一次,合作方说“一页材料都有”,实际还是要看细则,才放心。

数据传输管控:和第三方的数据来往,走专属平台,禁用邮件、IM 这类零散通道。传输全程加密,只给到业务所需的最小权限,超范围的一概看不到。

合作过程安全监督:第三方的访问、下载、使用动作都会被记录。发现越权访问、违规传输,立刻停交互、必要时终止合作。同时定期要安全报告,确认他们也在按照约定做事。

图片


上一篇 : 源代码想加密?这五款源代码加密软件,简单又高效!码住
  • 相关推荐

大家都在搜的词:

微信扫一扫联系售前工程师